華德福教育簡介

導讀:華德福教育就是配合人的意識發展規律,階段性針對意識來設定教學內容,讓人的身體、生命體、靈魂體和精神體都得到迎合和發展。

黃曉星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於1919年創立在德國的斯圖伽達(Stuttgart)。當時,一位德國企業家依米爾默特(Emil Molt)邀請魯道夫·史代納根據人智學的研究成果,爲他的香菸廠工人的子弟辦一所學校,並以工廠的名字Waldorf Astoria命名爲Freie Waldorf Schule(德語)。這所學校辦得很成功,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當時人們都認爲這是代表未來教育的典範。後來,凡是實踐這一教育理念的學校都被稱爲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也被稱爲魯道夫·史代納學校(Rudolf Steiner School)。

華德福教育簡介

史代納對人類的智慧和人的意識發展做了深入研究,從而得出關於人的身、心、靈和精神發展的獨特認識,他對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華德福教育的理論基礎。史代納發現了人的意識是階段性的發展,七年爲一個週期。華德福教育就是配合人的意識發展規律,階段性針對意識來設定教學內容,讓人的身體、生命體、靈魂體和精神體都得到迎合和發展,因爲人的自我發展過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身體、生命體、靈魂體和精神體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針對人的深層意識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成長爲自己,最終才能達到具有超越物質、慾望和情感的洞察與判斷力,結合與生俱來的智慧和本質達成自我,最終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向。

第一個成長階段是指從出生到大約七歲換乳牙之前。這個階段兒童的生命組織構成力(Life formative force),主要用於建設、健全和平衡生理身體的發展,建造靈魂在地球上的載體(Physical vessel),在這個年齡階段身體成長極其迅速。在幼兒的意識中,他自己和世界是一個統一體,周圍的一切都影響着他的生命組織構成力。這一切對幼兒來說都是好的和善良的,幼兒本能地以模仿來學習。如果過早地開發幼兒的智力就會透支生命力,而影響幼兒的整體平衡發展。這時段,人的發展仍處於植物性的發展階段,兒童成長時顯示出植物性特徵,自然界的一切都符合孩子的天性。松子、石頭、貝殼、樹枝、花草和動物都是孩子感興趣的對象,自然界的構型也是兒童想象力和概念形成的原始材料。動物性也非常強,但不是由動物性支配着孩子。這個階段又是兒童好爬、好跳和好動的年齡,因爲動物性的爬、跳和動都是以身體的生長爲目的,而不是來自動物性的慾望。兒童好動的天性是來自生命發展的需要,如果他的本質特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和發展,會直接影響到他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排泄系統和免疫系統等的發育。

第二個成長階段是七歲到青春期。在這個階段裏(一年級至八年級),兒童的生命組織構成力主要活躍在感覺(Feeling)的發展。兒童七歲開始換乳牙,從母親那裏得到的器官組織已完全更新,乳牙的脫落和新牙的生長是形成真正的自己身體的最後一步,這象徵着精神載體的自我構造的完成,生命體的力量從建造身體的工作進入了建造星芒體(情緒體)(Astral body)階段。這時候,整個人的變化非常大,人的意識已從環境中獨立出來,開始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外面的世界,用心體會,形成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在尋找楷模和權威力量來追隨,並透過感覺來學習,兒童的感覺能力比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要來得快而深刻,故很多行爲都顯得缺乏理性指導,理性化教育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很多時候是徒勞無功的。這時人的發展是處於動物性的發展階段,出自於內心深處的感覺和慾望等類似於動物的星芒體支配着人的整體,呈現出人的動物性本質。他有參與生活活動的強烈意志,並透過感覺來表達和體驗心靈中細膩的感受。

第三個成長階段是青春期到二十一歲。此時,人的生命組織構成力活躍在思想意識的發展上,兒童的心智逐漸走向成熟,他們會用挑剔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人,這個世界已不再如他想象和藝術塑造的那樣完美了,而是真實的了。同時,他形成個人的判斷力、獨立的思想和抽象的理想,他的辨別和判斷能力增強,甚至會很固執。他執着地追求自然界中的真理,渴望探索這個真實的世界,並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挑戰老師和家長的權威,希望在這個關於他自己的世界中,由人的活動來彰顯出其真實和合理性。

這時期人的發展演化到了人性的發展階段,自我意識明顯地支配着人的整體行動。青少年在這時期出現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心理特徵,一是健康的、有價值的理想主義;二是脆弱的內心感受和內心世界。很多青少年學生從青春期開始非常熱衷於表達內心的激情,如女生會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叛逆和厭世,男生會愁眉不展、行爲不檢點、不願意理會他人和頑固。很多時候,他們是爲了保護自己而築起這種屏障。其實,他們是在自己的世界裏尋找榜樣和追求自己的理想。此時,尊重個體的獨立存在是幫助青少年發展自我本質的前提條件,作爲父母或老師如果不能平等對待這些獨立的個體,那麼就意味着讓他們失去了自我發展的機會。但是,光靠老師的智慧和學問是不能完全引導學生自我個體的發展,還必須依靠精神的力量。老師必須尊重自己,並進行個人的精神修煉,讓青少年看到老師也在爲了自我發展而不懈地努力,他們纔會得到啓發。

在孩子的學齡前階段,也就是第一個成長階段,從學校的設計和教室佈置,到教學用品和學生用品都非常考究,儘量做到自然、和諧和溫馨,給予孩子溫暖、安全和愛的感覺。因爲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才有善良和美好的想象。孩子善良和美好的想象是保證生命力充分用於構造身體的重要因素,影響想象力發展的教育實際上是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針對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可以透過講童話故事讓孩子想象美好的、善良的事物,讓孩子玩造型不完整的玩具和自然狀態的松果、貝殼、石頭和木頭等引導孩子發揮無限的想象,同時使孩子認識和了解這個地球世界。

七至十四歲是第二個成長階段,華德福學校的不僅僅有大量的美術、音樂、表演藝術、話劇、手工、園藝和農藝等藝術化教育課程,而且數學、科學、文學、外語、歷史和人文課等都以藝術化的手段進行教學。並針對孩子樂於參與生活的天性,讓孩子參與多種日常工作和藝術創造。形成對生活的責任感。他們的責任感又是來自於對美的感受和執着追求,而美的感受是建立在學齡前美好和善良想象的基礎上,孩子心中有美好的願望,學校有環境讓他們實現,更能加強孩子對美的感受和追求。華德福教育讓學生把思考(Thinking)和理想(Idea)付之於現實,主要是讓學生每天都有機會動手創造,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編寫資料,配上圖表、數據和標本等,然後裝訂成有個人特色的課本。

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之後就是進入了第三個成長階段,針對學生求真、求實的天性,在高中階段開始了大量的自然科學課,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農藝、星象學、氣象學、投影幾何、科學史和人文課如文學、宗教學、社會學、藝術史等。透過綜合學習藝術、科學和人文(包括宗教),不但學習了科學知識,也學習了普遍和永恆的真理,探索人生的問題。

華德福教育在兒童的不同發展階段盡力使意志、感覺和思考得以平衡的發展,如突出想象力的發展同時,不忘責任感和真理感的發展,突出責任感的發展也不忽視想象力和真理感的發展。學校強調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的平衡和諧,給兒童創造一個美麗、快樂和健康的環境,很多華德福學校都是建在有農場的郊外。

華德福教育既能在富裕的北美和歐洲等國發展,也能在巴西和南非的貧民窟裏發展;既能在基督文化社會中發展,也能在伊斯蘭教的埃及和猶太教的以色列發展;既能在佛教的日本和泰國發展,也能在印度教的印度發展。華德福學校在世界各地都能受到鍾愛的主要原因是其教育理念堅持了人智學對人的共性理解,針對了人的本性發展,尊重了人的自由天性,結合了本土文化和國情,從而實現了華德福教育本土化,並發展了華德福教育的人文精神。華德福教育主張培養合作意識重於競爭意識,強調教育在發展人的獨立自我的同時,也強調人跟周圍的人、社會和自然保持和諧,這種教育理念也給創建未來的文明社會提供了一個榜樣。

華德福教育之所以被全世界不同地區、文化、宗教和政治背景的人推崇是因爲它符合人性發展的教育理念,世界各地都在吸收其合理的核心部分發展自己的文化。歷經80餘年歷史的華德福教育,在理念和實踐中不但繼承了基督文明中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精神,也結合了儒家、道家和佛經的精華部分,真正做到“爲人師表”、“天人合一”、“人天生具有佛性”、“隨緣”等,在東方文化背景中也很容易本土化。

華德福教育在很多國家的發展都是處於民間發展狀態,一些熱心教育的有識之士希望透過華德福教育來淨化功利社會,在教育過程中,幫助成人和孩子在物質社會的大潮中把握自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