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影響一生,談談如何培養兒童良好習慣

導讀:習慣影響人的一生,從小培養兒童的各種習慣,照亮孩子的未來!

現代父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但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有一項內容極爲重要—那就是從小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習慣對一個人個性的形成和日後的氣質都有很大的影響。

西方教育學者曾指出:“好的習慣比法律還正確”、“習慣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

那麼,現代父母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該如何培養子女的行爲習慣呢?

習慣影響一生,談談如何培養兒童良好習慣

獨立處事習慣

獨立也是一種習慣,中國的家長很多時候對孩子過分關懷,咳嗽一聲摔個跤都緊張異常,還有大小時都過度干涉。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的兩個極端,一個是因爲想擺脫父母的過分關注而變得極端反叛,變得調皮搗蛋,蠻不講理;另外一個可能造成自卑懦弱,悠柔寡斷的性格。從小要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一些事情,不要過度干涉,能培養孩子自己的判斷力和處事能力,對日後的成長很爲重要。

社交和集體意識習慣

人是社會性的。孩子在一歲之後,越來越有了對夥伴兒的需求。但是對每一個孩子來說,如何與夥伴相處,還是他們亟需學習的一門學問。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在早期教育中引導孩子與夥伴兒交往。在0-3歲期間,要經常帶孩子走出家門,接觸外部世界,讓孩子不認生;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就引導孩子與周圍夥伴友好相處,要讓孩子有集體榮譽感,鼓勵孩子幫助別人,或爲集體做事情—儘管有時,孩子所做的“幫忙”可能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擊孩子的熱情。過度保護和干預孩子對外界的接觸,有可能導致孩子性格孤僻,和社交恐懼症!

衛生習慣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

當前手足口病流行,很多家長開始注意孩子的衛生了,但其實注意衛生應該培養成爲一種習慣,不要到臨時抱佛腳!

孩子到二至三歲,即可開始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二至三歲的孩子,能聽懂大人的話,要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培養,不能急躁,更不能打罵,要多鼓勵。幼兒容易模仿,大人要做出榜樣。應當自幼培養的衛生習慣有:
  1、清洗:洗臉、洗澡、洗屁股、洗腳,勤洗換衣服和手帕,要教孩子知道什麼是骯髒和乾淨。
  2、飯前便後洗手。
  3、吃飯用勺:初學吃飯的孩子,要教會他用勺,禁止用手抓飯菜。
  4、大、小便用盆:一歲以後即應訓練孩子大、小便用盆,不隨地大小便。
  5、刷牙漱口:三歲開始給孩子準備小兒牙刷、牙膏,訓練孩子早晨起牀後和睡前刷牙漱口。
  6、吐痰入盂:兩歲以後就要教育孩子不能隨地吐痰和亂擤鼻涕,要把鼻涕和痰擤或吐到痰盂裏或手帕裏。

學習習慣讓孩子受益一生。

  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北路小學校長沈廣慧告訴我們,小學一二年級是養成階段,要讓孩子逐漸養成按時休息、按時起牀、按時學習等生活習慣,以適應今後緊張的學習需要。但是實際上這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樣始自孩子的幼年。

  爲人父母者,在孩子幼年階段,不僅要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更要注意激發孩子愛學習、愛看書的興趣,這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極爲有益。據美國教育專家表明,如果在學前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那麼孩子將來入學後很可能就會學習能力低下,跟不上學校學習的進度。那麼在孩子0至2歲這個階段,家長應注意發展孩子的那麼能力呢?

  第一階段:零至六週。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身體的接觸,需要愛和溫暖。如果母親能在這個時候餵養母乳,對孩子笑、說話、唱歌,目光要有接觸,更能增加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第二階段:六週至五個月,接觸環境。繼續給嬰兒愛和關心,經常擁抱。若嬰兒表現出不開心,照顧者要有迴應。同時可以讓嬰兒趴在地上,藉此練習擡頭及加強視覺能力。在嬰兒頭部左方距前大約十二寸處掛一個會轉動的風車,用幾種顏色的球體組成,或用不同顏色的做成各種動物,幫助嬰兒集中注意力,學習用眼追蹤物件,對以後發展閱讀能力十分重要;

  第三階段:五個月至兩歲,發展智力。多帶孩子接觸世界,並和孩子交流心得;幫助孩子社交,聯繫其他孩子的父母,讓孩子一起玩,也鼓勵其他孩子和成年人交談。這些訓練,肯定會爲您的孩子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的家長認爲,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至少要從孩子認字開始。其實不必如此教條—現代父母講究的是在孩子幼兒時期開始慢慢培養孩子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由媽媽帶着“讀”書—媽媽抱着他一起翻看圖書,同時講述書中的故事,使孩子在聽的同時,領悟讀書的樂趣。據專家介紹,這項活動可早至從孩子一歲前開始。  

 習慣一旦形成,就不易更改。正因此,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良好行爲習慣是幼兒教養的重要一環,讓孩子從細小處做起,成長爲一個獨立、有自信、有責任感、樂於學習、善於與人相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