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說謝謝不是說說就可以的

01

教孩子說謝謝不是說說就可以的

在地鐵上,看到一個爸爸帶着孩子坐地鐵,孩子大概3歲左右的樣子,由於地鐵上有點擠,這位爸爸就抱着他的孩子穿過擁擠的人羣走到了車廂的中間有座位的地方站着,然後把孩子放了下來,一手牽着孩子,一手掏出了手機開始玩手機。

這個時候正對着這位爸爸和他孩子坐着的一位女士站了起來,對那位爸爸說:“你們坐吧,別讓小孩子摔倒了。”一邊說着一邊扶着這個孩子坐到位置上,這個說了一句謝謝然後對他的孩子說:快,快點謝謝阿姨,阿姨給你讓位置了。

他的孩子兩手拍着座椅,似乎沒有聽到一樣,左顧右盼的看着周圍,這時他爸爸繼續叫他說謝謝:快點啊,阿姨給你讓位置了,你要和別人說謝謝啊,要有禮貌,快點。於是孩子一邊玩弄着手裏的玩具,一邊頭也不擡的說了句:謝謝,這個爸爸才滿意的點點頭,“嗯,真棒!”然後把孩子抱在自己的腿上自己坐到了座位上,繼續拿着手機瀏覽起來。

02

這是一個生活中再日常不過的場景了,每天家長都會教自己的孩子要對幫助自己的人說謝謝,麻煩別人了要說不好意思,對不起等等,這些日常禮貌用語也是孩子在人際關係互動中最先學會的社交用語,或許是因爲這類詞語的高頻使用率讓人產生了膩乏和疲倦,又或是大家習以爲常的互動語言工具,我發現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表達謝謝,對不起的時候就像是走一個會議流程一樣生硬。

就像是在地鐵上的這位爸爸一樣,催促他的孩子要說謝謝,但並沒有感覺到他真的對這個讓座的女士表示謝意,而像是在完成一個別人一給你方便我就說謝謝的自動機械行爲一樣。

那麼孩子自然體驗到的就是一個冷冰冰的反饋動作,卻不能感受到真正的表示感謝是怎樣的一種內心體驗。

03

Coco(我一個家長朋友的孩子)是我見過的最懂得禮儀禮貌小朋友,有次陪Coco去機構上課,下課後,Coco站起來,對着他的老師Mike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後看着mike說了一句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當時那個Mike老師微笑着說道,不用謝,也謝謝coco讓老師感覺到很幸福。

我當時挺驚訝的,一般看到的情景是,孩子們下完課要麼就是直接衝出教室玩去了,要麼就簡單的和老師揮揮手說再見就走了,很少會有孩子對老師表用這麼儀式感的行爲和老師道謝。

在送coco回去的路上我問她:“Coco你今天和老師鞠躬說謝謝,很不一樣的表達方式,其他小朋友都很少這樣做,你做的很好啊。”

Coco停下來,看着我說:“我媽媽教過我的,對別人說謝謝的時候一定要看着他的眼睛說,這樣才表示尊重,我們的老師上課讓我覺得很開心,我很想感謝他,我覺得只對着他說謝謝不夠表達我的心情,媽媽說你可以向老師鞠躬,也可以擁抱老師,或者送一些小禮物,你覺得哪種方式好就用哪種。”

“我擁抱過老師了,也送給老師一張我畫的畫,但我覺得還不夠,我就用鞠躬來表達我對他的感謝。”

聽完她的話,發自內心的欣賞這個孩子,把謝謝都說的這麼有儀式感,這麼情緒飽滿,在心靈如泉水般純淨的孩子的身上表現的讓人如此自然舒服,我想這是她的父母平時用言行潛移默化教導的結果吧。

04

作爲社交辭令,謝謝已經成了我們的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語,去餐廳會和服務員說謝謝,去超市會和營業員說謝謝,去乘飛機會和空姐說謝謝。這是表達我們對他們服務的尊重和感謝,也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善意和修養,基於這樣的內心感受去說謝謝纔是在表達謝謝這兩個字的真正含義。

經常看到一些家長在教孩子說謝謝的時候就像是在進行一個公式化的表演一樣,:“來,寶寶,對叔叔說謝謝。”孩子看着手中的玩具,頭也不擡的說謝謝之後,家長又會掰着孩子的頭對着需要感謝的人說:要看着叔叔的眼睛說謝謝,這樣不禮貌,孩子就擡頭看着別人,說着謝謝,馬上又繼續玩弄着手中的玩具了。

看到孩子完成了看着別人,說出了謝謝這兩個動作後,家長才會滿意的對孩子說你真棒,寶寶真懂禮貌。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然會認爲說謝謝只是爲了完成父母口中的這樣一個標準的流程而已,無法真正體會到被別人幫助被別人照顧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也無法體會到幫助者身上的那份樂於助人的快樂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