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資訊技術研修反思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意爲自我反省。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資訊技術研修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師資訊技術研修反思

幼兒園教師資訊技術研修反思1

此次資訊技術能力提升培訓到這裏已經算是接近尾聲,就此次培訓而言,主要以學員自學觀看視頻爲主,隨着教育資訊技術越來越發達,越來越被教育普遍採用,讓我深深地意識到了提高自身教育技術能力的緊迫性和必然性。同時,這次培訓對於教師來說也是適用有必要的,可以讓教師自覺參加有關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並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針對此次培訓,我有以下收穫:

一、提升教師自身素質,亟不可待

所謂教師,“傳道解惑也”,要想幫助學生傳遞困難、解決知識,這本身就是需要一定學識的。此外,要想讓學生對所學科目有興趣,有積極主動學習的慾望,這對教師自身素質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爲新時代的老師,透過資訊技術能力提升培訓,更該意識到“活到老,學到老”的道理,在不斷學習中提高自身素質。

二、更新教育觀點,不斷充實

這次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實質上是一次很好的充實完善自己的機會。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是促進我們運用提高技術能力及教學水平能力不斷成長的一次培訓。以往的教育觀點通常是以老師口頭傳授爲主,並不需要過多依賴於現代資訊技術,特別是一些年老的教師,更是需要像這樣的培訓來更新教育觀點,轉變了固有的`教學觀念,使我們的課堂變爲更加生動有效,學生學習能動性有所提升,積極性有所加加強。

三、以學生爲主體,心中有數。

要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條例落實到實處,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在制定教學目標以及使用資訊技術豐富課堂活動、落實教學目標方面也要充分考慮到全體學生,一切以學生爲主體,立足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所得有所獲。

這一次的培訓,讓我進一步意識到在今後教育教學中要做到學以致用,從教育教學實際開始,從學生需求出發,創造好的教學方式,有效的教育方法,學習各種關於資訊技術的知識,透過資訊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幼兒園教師資訊技術研修反思2

爲了提升教師的資訊技術應用水平,5月20-22日,xxx教師進修學校組織了爲期3天的資訊技術2.0培訓。在此次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資訊技術的魅力。

一是開闊了眼界,改變了固有的看法。我充分認識到,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每個教育者都應該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不斷的開闢進取,勇於創新,纔不至於被社會淘汰。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高科技的發展,需要老師把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利用網上的教育資源爲教學服務,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是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師學習和完善本身的需要。當今社會,一位優秀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把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應用資訊工具(網絡、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蒐集、組織、應用;透過網絡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換,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績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畢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假如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爲一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三是把握計算機操縱技能,也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是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可以透過網絡學習新知識,可以與同行交換經驗,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把握計算機技能是新時代的社交的必備手段能力。

雖然這次培訓的時間很短,但每位老師都很有耐心,對我們提出的各種題目,總是一遍遍地講授,這讓我很受感動。在與同行的相互學習、交換中,我收穫頗豐。我不但明白了資訊技術在教育中的使用意義,也明白了教師必須進步職業的專業性。而且清楚地熟悉到隨着以計算機爲核心的資訊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利用,教師不是像之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利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展開教學。所以這類教學必定要打破傳統的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而構建出適應資訊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資訊技術今後將成爲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在新課程改革的情勢下,我將積極在課堂中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最新的資訊技術,致力於資訊技術在課堂上的有效利用,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做好人民教育!

幼兒園教師資訊技術研修反思3

隨着時代的發展,資訊技術顯得越來越重要,要想在本世紀不成爲新的文盲,就必須學會資訊技術這門學科。如今,資訊技術課程已經成爲一門基礎學科,在中小學迅速得到普及和發展。篩選和獲取資訊、準確地鑑別資訊、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資訊,如同“讀、寫、算”一樣成爲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同時資訊技術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技術作爲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那麼我們應如何培養學生的這種基本能力呢?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合理安排,因地適宜、因材施教。

儘管計算機和網絡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但在學生的心目中,資訊技術應用的真正價值學生們很難感受到,好像懂與不懂資訊技術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並沒有帶來什麼不便,且各個學校的設備與學生人數都不同,能否達到一人一機,讓學生多上機練習等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學校要根據自己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條件,合理安排、因地適宜、因材施教。所爲"三人行必有我師",因此我在帶領學生上第一節資訊技術課時,並沒有急於展開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水平的實際情況分組,將兩人分爲一小組,一種是把操作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分在一組;另一種是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混合搭配,分在一組,並在小組中選出負責人,進行管理。這樣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基礎差的學生,各組基礎好的學生也可以相互交流。這種分組合作的方法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課堂效率也明顯提高,另外組與組之間還要進行"較量",互相促進。

二、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烏申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若詢問一個班的學生:“你喜歡上資訊技術課嗎?”會有全班人說“喜歡!”學生這種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在教學中,更要吸引他們,要化靜態爲動態、變抽象爲形象、變虛爲實,使他們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自主的學習,從而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精講多練。小學資訊技術課的課時安排少,學生盼着上資訊技術課,如果坐在機房裏,只能眼睛看着老師講,那麼原有的興趣就會被消磨掉。在學生練習操作或完成任務時,可給學生播放悅耳的.輕音樂,創造愉悅的課堂環境;這樣學生有了極強的參與意識,從而創造出一種愉快的學習環境。

2 、利用形象比喻,變抽象爲形象,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於小學生來說,資訊技術教學中一些名詞術語最難被他們接受,適當應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對學生資訊技術知識的學習尤爲重要。這樣不僅提高了他們聽課的興趣,而且還達到幫助理解和記憶的目的。例如:在學習運用WindowsXP中的“畫圖”程序繪畫時,需要設定前景色和背景色,這兩個詞語學生不易聽懂,我就這樣講解:“同學們畫畫時要準備彩筆和畫紙,前景色就像我們在畫畫時用的彩筆的顏色,背景色則是我們畫紙的顏色” 。又如在介紹檔案名的知識時,學生往往不明白檔案名爲何要由基本名和副檔名兩部分組成,我就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檔案的名字就像我們人的姓名一樣,你的姓名是由姓和名字組成的,檔案的基本名就像人的名字,副檔名就像人的姓,用來區分各種類型的檔案。”諸如此類的比喻,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3 、穿插遊戲,安排競賽,保持學生學習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喜愛遊戲是孩子的共性。電腦遊戲由於具有極強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戰性,對孩子們來說更是擋不住的誘惑,電腦遊戲的趣味性、刺激性、挑戰性能開發智力,培養兒童的敏感性。對於基本技能的操作(如鍵盤、鼠標的操作),如果不注意加強興趣教學,學生是很難掌握操作技能的。例如在進行鍵盤和鼠標的操作練學時,我有時安排遊戲類比賽。這樣,不僅使學過的內容得以理解和消化,還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整合學科,多面發展。

計算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爲學生提供更爲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資訊技術課程的教學中更應注重把所學的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於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學有所用” 。如:在教學Word或記事本時,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用計算機寫作文,並且對作文進行修改等;教學畫圖軟件時,讓他們配合美術課,進行實際的繪畫;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語文、數學等學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等,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習資訊技術的興趣,也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四、用好“小老師”,師生相互協作。

上資訊技術課,教師的輔導量大,經常是多個同學同時提問,教師常常輔導不過來,就應開辦興趣小組,輔助課堂教學。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及學生實際學習的需求,辦課外興趣小組,讓學生透過課外興趣小組的學習,學到更多的計算機知識,而這些學生回到班上,就能成爲老師的小助手,在課堂上起到骨幹帶頭作用。如教學PowerPoint時,課本上已經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講的非常清楚了,這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學,後根據實際操作情況進一步講學生在操作時出現的問題,同學們在自主學習的同時老師挑選學的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巡視檢查其它同學的練習情況,對有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這樣形成了學生自主學、主動練的集體自主活動旋律,又使知識掌握得又快又好,並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同時開辦興趣小組,培養了學生的特長,也爲參加各項活動做好了準備工作,如參加市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比賽。因此開辦興趣小組,可爲一舉多用,只有把這項工作做好,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操作技能。

五、組織競賽,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後,很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讓學生在競賽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於是組織開展一些計算機競賽活動,比如“打字小能手” 、“小小畫家”等,這些競賽的舉行可使學生感受到學有所成,提高了興趣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總之,上好小學資訊技術課,教師要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讓學生在玩中練,練中學;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去;要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他們的內在學習潛能,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幼兒園教師資訊技術研修反思4

技術支援的學情分析。學情分析是課堂教學的起點。思政課的任務是引領我們的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公共生活、珍愛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惡和美醜觀念,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在學情把控方面,我們在教師資訊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1。0時代,有些被動地爲了什麼而瞭解泛泛的掌握情況,更早些時代的一問一答雖則有師生的互動與生成,有些聲音“知道”“理解了”“不會”“都對”在課堂出現,而有一些真實的聲音遠遠讓老師聽不見,從試卷分析中反映出來的時候有時又太晚了。年長的老師憑多年積累的經驗就知哪裏是“卡口”,但不會的學生各有各的不會,年輕的老師不足於判斷權衡,困惑因此產生,是資訊技術來幫助我們解決教學設計中疑難之處。

精準採集資訊,猶如精準脫貧,精準發射衛星,精準天宮一號太空作業一般,讓課前把學生的`學情分析精準做到位,在此理論基礎上的技術支援如何落實這一分析?讓抽象的思維還原到現實生活中,在新課授課之前,就“學生經驗”一點進行大數據分析。在每一個運用經驗的欄目背後,是我們的生活軌跡,對這個層面的把控既能精準確定我們教學設計的教學目標,又爲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提供參考。

具體操作可在實施問卷調查的形式,比如問卷星、釘釘、微信、曉黑板等即時溝通工具來填寫,從而瞭解學生資訊,從而改進教學設計。收集分析數據不是終點,把所得數據終端以結果呈現,這樣就更加有利於教學的改進,難點的突破。

學生經驗是這樣大數據採集分析研判,那麼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學習風格以及學習條件的資訊整合更是如此。

幼兒園教師資訊技術研修反思5

我有幸參加了20xx學年文昌市教師資訊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學習。透過培訓、學習、交流、反思,使我對教育資訊化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當今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爲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改變我的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在當今,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爲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特別是對於我們教師這個羣體而言,更有深遠的意義。

一、提升了專業知識

透過聆聽專家們對“網絡學習資源應用”、“學科教師的媒體素養培養”、“電子白板的創新應用”、“中小學微課設計與製作”、“微視頻的加工與編輯”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掌握的資訊技術的匱乏,軟件使用的貧瘠,也深深的認識到資訊技術能力的提高對於一個現代教師的重要性,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資訊的腳步,跟上社會的發展,跟上教育模式的改革就要熟練掌握和應用現代化的技術和工具,隨着資訊時代的到來,也要求我們適應教育的資訊化的到來,適應教育資訊化的全面改革。聽了老師們的解析與演示操作,使我開拓了視野,資訊技術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透過聆聽專家教授對“教師資訊技術能力標準解讀”、“數學課堂上的資訊化教學環境”等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認識到作爲現代社會的一名老師,首先要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掌握資訊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資訊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真正理解了資訊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掌握了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件的基本應用。今後,我將在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來豐富自我專業知識。

二、更新了教學方法

本次的遠程教育培訓,使我的教育觀念有所更新,教學方法有所更新,讓我們鄉村的教師也充分享受了運用遠程教育培訓的成果。結合專家講座、作業練習、教師間相互交流等學習方式,更新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

特別是透過我選修的模組部分的融會貫通,使我認識到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教學目標、關注學生參與、關注課堂效益和質量。使我認識到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過程。

透過學習我認識到:作爲一名鄉村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作爲一名中學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絡、電腦等)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作爲教師的我們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與時俱進,不被時代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