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活動教案範文彙總6篇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範文彙總6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並瞭解泥鰍的主要特徵,體驗抓泥鰍的樂趣。

2、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激發幼兒探索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瞭解有關魚類的知識。

2、泥鰍、臉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相關的錄象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受泥鰍,瞭解泥鰍的外形特徵。

1、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鰍是怎麼樣的?

2、幼兒觀察後自由講述自己的發現。

3、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4、互相交流自己的發現。

5、看相關的錄象,梳理有關泥鰍的知識。

二、嘗試體驗、比較發現粗糙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1、平時看過大人是怎麼抓泥鰍的?

2、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樣都去試一試、抓一抓,看看有什麼有趣的事?

3、幼兒嘗試、比較、發現不同。

4、討論: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抓泥鰍有什麼不同?爲什麼這樣?

5、師生小結

三、延伸活動

活動反思:

透過精心地準備材料,設計教案,到活動的實施,我都認真地對待,活動中孩子們非常地投入,效果較好。透過這一活動,我也悟出了以下幾點:

1、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要順應幼兒的興趣。其實,一開始,我設計的活動是科常類的《認識泥鰍》。而捉泥鰍這一活動是從我試上後才生成的。試上時,我按原來的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由於天熱,泥鰍顯得特別的調皮好動,不停地在托盤裏游來游去,最後竟從托盤裏跳了出來,這下我可傻眼了,因爲我自己害怕泥鰍,不敢捉泥鰍。在我的影響下,幾個女孩子也尖叫起來,可大部分孩子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衝過去捉泥鰍,特別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鰍一滑又逃走的時候,孩子們更是激動,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試一試。看着孩子們的表現,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動也從科常類的認識泥鰍改爲科探類的.捉泥鰍。

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也如我所料,活動場面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孩子們個個興趣濃厚,積極主動。

2、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一開始我也害怕泥鰍,可活動開始時,有教師捉泥鰍這一環節,爲了克服自己對泥鰍的恐懼,我事先買了泥鰍在家裏練習,先是戴了手套捉,適應一點後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課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時覺得泥鰍還蠻可愛的。我想也正是我這種情緒感染了孩子,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大膽探索,沒有一個孩子因爲懼怕泥鰍而不參加活動。

活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雖然活動中孩子們能與材料充分地互動,但教師缺乏向孩子傳遞愛護小動物的思想,因此活動時,孩子們的表現顯得有點殘忍,用食品夾夾泥鰍時,有的泥鰍就被夾得出血了,但孩子們還是不放過。當時我也看見抹布上的血,雖然當時我及時鼓勵孩子捉泥鰍時要注意保護泥鰍,玩的時候不要讓泥鰍受傷了,孩子們後面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現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動前就要求孩子們要注意保護動物,不要讓泥鰍受傷了,那孩子們肯定會注意,不至於把泥鰍夾出血來還不放過,那活動就更完美了。這是我在活動前考慮不周,以後要吸取教訓,活動前要考慮周到一點。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帶孩子們外出活動時隨處可見形態各異、五彩繽紛的鮮花,他們對色彩很感興趣,同時對大自然中美麗的花朵也是情有獨鍾。自春晚過後,劉謙表演的魔術便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熱點話題,孩子們也經常討論着神奇的魔術表演,有的甚至躍躍欲試嘗試着表演簡單的魔術。爲了將以上兩點有機結合,根據大班幼兒各項能力的發展水平,我設計了本活動。活動主要涉及科學領域,在活動中使幼兒初步瞭解水的吸附力的作用,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動手製作乒乓球小花,並透過各種方法嘗試讓小花轉起來,透過探索對水的吸附力有直接的認識,並在整個活動中體驗旋轉帶來的快樂,產生對科學操作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透過探究操作,體驗旋轉帶來的快樂,產生對科學操作活動的興趣。

2.鍛鍊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

3.嘗試用剪刀剪硬質物品,學習用廢舊乒乓球製作旋轉的小花。

活動準備

1.廢舊乒乓球若干,剪刀、泥工板每人一套,清水、小筐每桌一份。

2.錄音機,輕音樂及歡快音樂磁帶。

3.“闖關”幻燈片。

4.魔袋一個,不同材質的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魔術“變小花”,匯入活動

1.老師扮魔術師,從魔袋裏依次變出不同材質的小花,匯入活動內容。

2.鼓勵幼兒透過闖關成爲神奇的魔術師,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製作旋轉的小花並探究旋轉的奧祕

1.引導幼兒闖第一關“觀察關”。播放幻燈片1,老師變出乒乓球小花,請幼兒在觀察外形的基礎上說一說其製作方法。

(1)這朵小花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誰能說一說是怎樣做成的?

(2)師生小結乒乓球小花的製作方法,強調剪刀剪硬物的技巧:用半個乒乓球做花朵,用剪刀剪出你喜歡的花瓣形狀,剪刀用力要適當,注意花瓣要剪均勻,一朵漂亮的小花就做好了。

2.引導幼兒闖第二關“動手關”。播放幻燈片2,用剪刀、乒乓球製作小花,教師巡迴指導。

3.引導幼兒闖第三關“探索關”。播放幻燈片3,利用學具讓小花旋轉起來。

(1)幼兒自由探索:請你試一試,如何讓你的.小花轉起來。

(2)提供泥工板、清水,引導幼兒將小花底部蘸少量清水放在泥工板上不停旋轉。

(3)小結幼兒操作,肯定幼兒的探究。

4.引導幼兒闖第四關“揭祕關”。播放幻燈片4,初步瞭解水的吸附力的作用。

(1)引導幼兒討論:小花爲什麼一直轉,不容易掉下來。

(2)師生小結:必須有水,小花纔不容易掉下來,水的吸附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板子的傾斜度決定小花旋轉的速度。

5.遊戲“看誰轉得快”,讓幼兒親自嘗試如何讓小花轉得更快。

現在請小魔術師運用你的魔法讓小花轉得更快,在規定時間內比比看,誰的小花轉得又快又穩,不會掉下來。

三、小結幼兒操作情況,引導幼兒感受旋轉的快樂

1.幼兒用肢體動作扮演小花,隨歡快的音樂旋轉。

2.鼓勵幼兒尋找生活中更多旋轉的物品,萌發探究的興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觀察比較,樂意說出自己的發現,體驗探索交流的快樂。

2.瞭解一些常見包的款式、材料等特徵,初步知道包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式各樣的包、適合放在包中的生活用品若干。

2.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師:暑假快到了,小熊一家準備出去旅遊,他們準備了許多東西,可這些東西該怎麼帶出去呢?請小朋友幫小熊想個辦法。

(二)看看、玩玩各式各樣的包,知道包有材料、大小及款式等的不同

1.幼兒看看玩玩,感知各類包的外部特徵。

師:等會兒,我們一起到包的專賣店裏幫小熊選包,好嗎?包包專賣店裏有各種各樣的包,請你仔細地去比一比包的大小形狀是否一樣?看一看包上有什麼顏色花紋?摸一摸、猜一猜是用什麼材料做的,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2.集中講述各自的操作結果。

(1)師:你看到的包包大小形狀一樣嗎?

(2)有沒有發現很漂亮的包?哪裏很漂亮?

這個包上因爲有了花的裝飾,顯得很美觀。那還有誰發現包上有其它的裝飾呢?

這許多好看的線可以用一個詞來說:“流蘇”。

師小結:豐富的色彩、巧妙的裝飾會讓包包更漂亮、更吸引人。

(3)除了包上的這些顏色和裝飾,你還發現了什麼?

拉鍊有什麼用呢?除了拉鍊可以使包合起來,你還發現什麼也可以使包合起來?

這個包上還有鎖,這是爲什麼呀?

師小結:包包上裝了拉鍊、磁鐵搭扣、繩子後能讓我們放在包裏的東西更安全、我們更放心。

(4)那除了皮做的包,你們還發現什麼也可以做包的?

除了這些你還發現了什麼?

(5)那你知道包上爲什麼要裝輪子?

你觀察得可真仔細,那有誰知道這杆子有什麼用嗎?

(三)瞭解各類包的內部結構和用途

1.第二次觀察操作,引導幼兒發現各類包的`內部結構及其用途。

2.集中講述:

看看你的包裏面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猜猜裏面可以放些什麼?這個包會是誰用的?

3.小結:包有大小、形狀、顏色、材料的不同,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用包來裝一些我們日常所需要的物品。

(四)瞭解幾種特殊用途的包。

師:你還看過其它的包嗎?(向幼兒介紹工具包、攝影包、美容包、醫藥包、保溫包等。)

(五)音樂聲中展示各種包,瞭解各種拎拿方式的不同。

師:小朋友,你的包是怎麼拿的?現在請你們拿(雙肩背、單肩背、斜背、提、推等)着各自的包,踩着音樂的節奏,擺出好看的造型,把你們的包展示給大家看看,好嗎?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在實驗中瞭解玩具打氣簡的進氣孔、出氣孔的構造及其作用。

2.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實驗結果,並樂意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能拆裝的玩具打氣筒若干。

過程:

1.教師提出問題。

師:打氣簡上有兩個不同顏色的口子,這根打氣管應該裝在哪個口子上呢?

2。幼兒預測。

此前幼兒儘管使用過打氣筒,但從沒留意過打氣管的裝法。參加活動的.16個幼兒中有9個幼兒預測錯誤,7個幼兒預測正確。

3.幼兒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預測正確的7個幼兒很快就獲得了實驗的成功,另9個幼兒卻遇到了困難,後來他們在同伴的啓發下也獲得了成功,並記錄了實驗結果。

4.師幼共同探討。

師:你們的實驗都成功了嗎?

幼:我的實驗剛開始沒有成功,我用腳踩打氣筒,打氣筒癟了。不過後來我換一個口子插管子,結果成功了。

幼:我的實驗剛開始也沒有成功,我看見某某的做法,一試也成功了。我剛開始猜錯了!

師:你們都成功了,都知道管子應該插在哪個口子上了!那誰能告訴我:這插着管子的口子叫什麼?不插管子的口子又叫什麼呢?

幼:插着管子的叫進氣孔,不插管子的叫出氣孔!

師:有不同意見嗎?

衆幼:沒有。

師:按你們的說法,這不插管子的口於是出氣孔,那我來想個辦法不讓氣跑出去。我把出氣孔堵上,這樣打氣就更方便了!

(教師的提議得到了孩子們的支援,他們一致認爲堵住出氣孔,效果一定會更好。於是,教師使勁按住不插管子的口子,請一個幼兒腳踩打氣筒,可是,打着打着孩子們發現打氣筒癟了,再也“擡”不起來了。)

幼:這個打氣筒肯定是壞了,我的打氣筒是好的,試試我的吧!(教師再次實驗,結果同前。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以。)

師:怎麼會這樣?

幼:你堵住的肯定不是出氣孔,應該是進氣孔!

師:打氣筒的出氣孔到底在哪裏?

幼:那個插着管子的地方!

師:有什麼辦法證明這是出氣孔?

幼:撕張小紙片放在出氣孔前,若有氣出來,紙片就會動。(結果實驗成功,大家發現出氣孔有氣出來了。)

幼:打氣球!(結果實驗成功!大家發現氣球變鼓了。)

幼:用手放在出氣孔前面,也能感覺到有氣。

5.幼兒修正自己的實驗記錄。

6.師幼共同收拾實驗室。

(點評:本次活動體現了“用事實來說話”的精神。孩子們透過實驗不僅瞭解了打氣筒的構造,而且在教師的引導下用事實糾正了錯誤概念。利用玩具引導孩子們科學地探究其中的奧祕,不失爲一種好辦法,它能讓幼兒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認識到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感知蠟燭燃燒的現象,初步懂得空氣與燃燒的關係。

2.培養探索興趣和觀察力。

活動準備:

1.打火機、蠟燭、盤子人手一份。

2.幼兒兩人一桌,每桌放有一隻大玻璃杯和一隻小玻璃杯。

活動過程:

一、點蠟燭

1.引導幼兒討論晚上停電時,我們可以用哪些辦法照明?

2.請幼兒使用桌上的材料(蠟燭、打火機、玻璃杯、盤子),想辦法讓蠟燭燃燒,並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勵幼兒自由探索,注意用火安全。

3.及時肯定幼兒的探索行爲。

如:有的幼兒把杯子倒扣在盤子上,再將蠟燭固定在杯底上

(如圖①),有的幼兒用杯子罩住蠟燭(如圖②),有的幼兒把蠟燭放在杯子裏(如圖③④)。

4.啓發幼兒按圖②方法操作,說說蠟燭有什麼變化。(蠟燭熄滅了。)

5.啓發幼兒討論:爲什麼蓋上杯子,蠟燭會熄滅呢?

6.讓幼兒帶着疑問再次操作,說說自己的新發現,如蠟燭燃燒時,杯子會發熱、會變黑,火焰熄滅時有一股煙味,杯子裏會有小水珠等。

二、誰的蠟燭先熄滅

1.讓同桌的兩人點燃兩支相同的蠟燭,同時蓋上杯子(一大一小),說說自己的發現。

2.提問:誰的蠟燭先熄滅?爲什麼小杯子裏的蠟燭先熄滅,大杯子裏的.蠟燭後熄滅?

3.引導幼兒再次用實驗驗證哪隻杯子裏的蠟燭先熄滅,說說其中的原因。(小杯子裏的空氣少,蠟燭燃燒時間短,先熄滅;大杯子裏的空氣多,蠟燭燃燒時間長,後熄滅。)

三、怎樣使杯子裏的蠟燭繼續燃燒

1.啓發幼兒思考:用什麼辦法可以使杯子裏的蠟燭一直燃燒?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3.選擇有代表性的幾種方法,請幼兒介紹並演示,如蠟燭快要熄滅時揭開杯子,或者如下的方法所示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再次操作,初步感知燃燒與空氣的關係。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有些動物也能預報天氣,知道一些常見動物在預報天氣時的表現。

2、透過模仿、表演,掌握動物在預報天氣時的動作。

3、引起幼兒探索關於動物的各種小祕密及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和慾望

二、活動準備

1、農地、小河的圖片各一張、農民伯伯及小朋友游泳的圖片、烏龜、螞蟻、青蛙、燕子、魚、雞等動物及與他們相對應的圖片、下雨的圖片若干張。(也可製作與其相對應的課件)

2、烏龜、螞蟻、青蛙、燕子、魚、雞等動物的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烏雲、太陽的頭飾個一個;沙包若干。

3、錄音機、磁帶

4、提前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關注天氣變化,使幼兒對天氣有初步的瞭解。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提問的方式匯入

(1)今天天氣怎麼樣?

(2)你是怎麼知道今天的天氣的?

2、瞭解知道天氣預報的幾種方法

(1)教師讀報紙上的天氣預報和手機上的天氣預報

提問:剛纔老師是從哪裏知道天氣的情況的?

你聽到了什麼樣的天氣?

(2)觀看錄象[CCTV—天氣預報]

提問:電視裏的阿姨在幹什麼?

她是怎麼給我們播報天氣預報的?

天氣預報員是怎麼知道天氣的變化的? (引導幼兒討論,充分發揮想象,主動表達自己想到的各種預知天氣的方法)

教師總結:“氣象專家是透過衛星定位系統,觀測雲象,利用專業氣象儀器測出氣溫、風速等氣象情況,來預知天氣。(可出示衛星定位系統。氣象儀器等圖片)3、知道一些動物於天氣的關係

(一)螞蟻搬家

師:氣象員阿姨的本領可真大,每天都告訴我們天氣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看!農民伯伯正在地裏幹着活(教師出示農民伯伯幹活的圖片)咦!他看到了什麼?(教師出示螞蟻搬家的圖片)

幼:螞蟻搬家!

師:於是農民伯伯就回家了(收起農民伯伯的圖片)不一會,天就下雨了(出示下雨的.圖片,放在螞蟻搬家圖片的後面)

提問:(1)咦!農民伯伯沒聽天氣預報怎麼知道天要下雨的呢?

(2)是誰給農民伯伯報的天氣呢?(引導幼兒討論,並根據已有經驗和圖片的暗示知道是螞蟻給農民伯伯預報的天氣)

(3)螞蟻是怎麼告訴農民伯伯天要下雨的呢?

(4)螞蟻們爲什麼要在下雨的時候要搬家呢?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螞蟻是怎麼說的?(教師播放錄音機,聽螞蟻說搬家的理由)

(教師小結:原來快要下雨的時候,螞蟻怕他們的家被雨水淹沒,要把家搬到高高的地方去。當人們看到螞蟻搬家了也就知道天要下雨了。小螞蟻用搬家來告訴我們,天要下雨了,讓我們也能快快找安全的地方躲雨。)

師:,小螞蟻也能預報天氣變化,真神奇啊!讓我們也來學學小螞蟻搬家預報天氣吧!(透過運用肢體語言及沙包,學學螞蟻搬家,加深幼兒的記憶)

(二)知道魚兒在下雨前的表現

師:大哥哥在河裏游泳,多開心啊!小魚兒也探出腦袋來湊熱鬧啦!(出示圖片)咦?大哥哥怎麼不游回家了呢?(拿走大哥哥的圖片)啊呀!下雨啦!(貼上下雨的圖片)幸虧大哥哥早回家,不然久要淋雨了!

提問:(1)大哥哥怎麼知道天要下雨的呢?

(2)是誰給他報的天氣預報呢?(根據螞蟻搬家的經驗,幼兒能很快說出是魚兒報的天氣預報)

(3)魚兒是怎麼告訴大哥哥的呢?

師:我們來聽聽魚兒探出腦袋來說了些什麼。(播放錄音,聽魚兒爲什麼露出小腦袋)

師:快下雨之前,,水裏很悶,魚兒只好探出小腦袋,到水面來透透氣。魚兒們探出小腦袋也是想告訴人們要下雨拉,快回家吧!魚兒真神奇,他也能給我們預報天氣。我們特來學學魚兒露出小腦袋預報天氣。

(三)出示剩餘的幾副圖片

師:看,這些小動物又在幹什麼呢?(同時剩餘的幾副圖片,讓幼兒說說動物們的表現)

先觀察小燕子低飛的圖片

提問:小燕子怎麼飛的這麼低呢?

師:我們來聽聽小燕子是怎麼說的?(播放錄音)

提問:(1)小燕子爲什麼飛的這麼低?

(2)小燕子想告訴我們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貼上對應的下雨圖片)

師:小燕子也是個神奇的氣象員,它低飛是因爲在下雨之前高處的空氣潮溼,會打溼昆蟲的翅膀,那昆蟲只能降低飛行高度,小燕子爲了能吃到昆蟲,也只能飛低點。我們也讓學學小燕子飛的低低,告訴人們要下雨了!

(根據幼兒對小螞蟻、魚兒、小燕子預報天氣時的現象,剩下的“青蛙呱呱叫、烏龜出汗、雞在雞窩門前跑來跑去不肯進窩“等圖片,教師可先聽錄音在提問或者久根據換面提問,可這樣提問:它是怎麼樣來預報天氣的呢?並和幼兒一起模仿它們的動作預報天氣)

(四)總結

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真神奇,,他們在下雨之前做出各種動作來提醒人們要下雨了。它們是神奇的氣象員!那我們小朋友也知道在下雨之前空氣會怎麼樣啊?

(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回答,如:空氣悶熱、空氣潮溼等)

師:一些動物也能感受到這些變化,所以就表現出一些反常的現象,人們掌握了這些規律,就能預知天氣的變化了。小動物們幫助了我們知道天氣的變化,他們很厲害。”

4、遊戲《我是小小氣象預報員》

師:小動物們是神奇的氣象員,那我們小朋友也來當回神奇的氣象員吧!

遊戲玩法:幼兒戴上小動物的頭飾,教師戴上太陽的頭飾,那小朋友們就隨樂玩耍,教師戴上了烏雲的頭飾,小朋友們就根據自己扮演的動物,用肢體語言預報天氣。(遊戲可進行數次,每次可讓幼兒交換頭飾,感受不同動物的表現,也可讓幼兒來當太陽和烏雲。)

遊戲注意點:表演時不可碰到旁邊的小朋友,及時根據教師的頭飾做相應的反應。

三、活動延伸

請幼兒仔細觀察還有哪些動物可以做氣象員的,並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與天氣”這方面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