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食物鏈圖片

自然食物鏈圖片,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透過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構成一條鏈條,因爲這種聯繫就像鏈條一樣,一環扣一 環,所以被稱爲食物鏈,瞭解一下自然食物鏈圖片。

自然食物鏈圖片1

自然界中的食物鏈有哪些

自然界的食物鏈分爲兩種基本類型,放牧生食食物鏈,以綠色植物爲基礎的食草動物 即以活的植物爲食的動物進而到食肉動物即以動物爲食。這條食物鏈是人們獲取蛋白質的傳統途徑。腐屑食物鏈,從死 的有機物到微生物,接着到攝食腐屑生物及它們的捕食者。構建 腐屑生態系統,開發腐屑食物鏈,開闢人們將各種廢棄物資源化 的技術途徑,是促進循環經濟大發展的重要理論與技術領域。

食物鏈是一種食物路徑,食物鏈以生物種羣爲單位,聯繫着羣落中的不同物種。食物鏈中的能量和營養素在不同生物間傳遞着,能量在食物鏈的傳遞表現爲單向傳導、逐級遞減的特點。

自然食物鏈圖片
  

食物鏈的主要特點

同一食物鏈中,常包含有食物性和其他生活習性極不相同的多種生物。如各種植物、動物、微生物,它們可以分級利用自然所提供的各類物質,獲取食物,提供產品,從而使植物透過光合作用形成的產物得以充分利用,使有限的空間養育衆多的生物種類。

在同一生態系統中,可能有多條食物鏈,它們的長短不同,營養級數目不等。由於在一系列吃與被吃的過程中,每次轉化都將有大量的化學潛能變爲熱能消散,因此,自然生態系統中營養級數目是有限的.。在人工控制下,食物鏈的長短可以調節。

在不同生態系統中各類食物鏈的比重不同。在森林和草場生態系統中,植物淨生產量的大部分進入腐食食物鏈;在農田生態系統中,作物生產的有機物質大部分作爲收穫物被人取走,而留給腐生食物鏈的很少,僅佔初級淨生產量的20%~30%。

在任何一個生態系統中,各類食物鏈總是協同起作用。例如,在一個農場生態系統中,不僅有各種植物發端的活食性食物鏈和混合食物鏈,還存在各種殘屑發端的腐食性食物鏈,它們之間相互促進或相互制約,協同起作用。

自然食物鏈圖片2

海洋食物鏈

海洋食物鏈(Marine food chain)是生物能量依次進行轉移。對於海洋生物,無論是種羣類,還是它們各自種羣的數量,都是非常之大的。誰也無法用確切的數字,闡明海洋有多少個體的生物。不難看出,海洋生物之間關係是何等複雜。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來表達生物種羣的關係呢?生物學家經過多年觀察研究,選擇了用海洋食物網的方式來表達海洋生物間的互爲依賴關係。具體地表達方式是,透過一系列生物的攝食方式,使得生物之間能量依次進行轉移;同時,在每級能量轉化過程中,一部分的潛在能量,在進入生物體內後變爲熱量而消失

我們時說海洋食物鏈,就其存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放牧食物鏈。這種食物鏈是從綠色植物,例如浮游植物類等,轉換到放牧的食草動物中,並以食活的植物爲生,頂端是以食肉生物爲最後的終點。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時常說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土(浮游生物)”。第二種形式是腐敗或腐質食物鏈。這一食物的.轉移方式是:從死亡的有機物開始,得到微生物,並以攝食腐質的生物爲生的捕食者爲最終點。實際上,在海洋中,這種類型的食物鏈之間,是相互連接的;有時也不是非按某種特定來進行,而是有交叉,有連接,多種方式混合進行的。

自然食物鏈圖片 第2張
  

從整體上看,海洋中的食物鏈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關係,而無論是大魚、小魚都是食肉動物,除此之外,像海洋哺乳動物鯨、海豹、海象、海獅以及頭足類章魚、烏賊等等,這些清一色的都是食肉動物。從這個角度看,整個海洋生態中有90%的食肉動物,按照這個比例,只有10%的食草動物或者是生產者,而這10%的物種要撐起整個食物鏈從理論上說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這裏我們只是說了不同食性的物種的種類,並沒有說數量,並且還是表面性的。

海洋食物鏈的特點

1、一般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較長,尤其是大洋區食物鏈,經常達到4~5級。而陸生食物鏈通常僅有2~3級,很少會達到4~5級。

2、海洋食物鏈的部分環節是可逆的、多分支的,加上碎屑食物鏈、植食食物鏈和腐食食物鏈相互交錯,網絡狀的營養關係比陸地的更多樣、更復雜。因此,在海洋中用食物網來表達海洋生物之間的營養關係是再合適不過了。

3、食物鏈所表示的是有機物質和能量從一種生物傳遞到另一種生物中的轉移與流動方向,而不體現每一營養層所需的有機物和能量的數量。

4、食物鏈每上升到一個高的層次,有機物質和能量就會出現較大的缺失,食物鏈的層次越多,總體效率越低。因此,從初級生產者浮游植物、底棲植物或碎屑算起,處於食物鏈層次越高的動物,其數量相對來說也越少。相反,在食物鏈中的層次越低,其個體數量相對越多。貯存在生產者體內的能量沿着食物鏈傳遞時會大量消耗,能流越來越細,營養級之間的能量轉移效率平均只有10%~15%,從而就構成了生物量和能量金字塔。